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分行  > 工作动态

绿色金融赋能 塞北高原打造生态高地

字号 文章来源: 2023-08-24 16:16:3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盛夏时节,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区一路西行,公路两边一片片一人高的玉米、半人高的向日葵枝干挺拔,绿油油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长势喜人。车行数十公里,眼前的景色忽然一变,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是一望无际的沙丘。磴口,是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交锋的“战场”,目之所及,沙漠里点缀着稀疏的梭梭树,沙丘侵上了公路路肩。

身临其境,更能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高原,既有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呼伦贝尔草原和丰富的矿产、光电、风电资源,也有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漠。筑牢这片生态屏障,它就是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用好这些资源,它可以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高地。

“近年来,内蒙古金融部门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有力支持了辖区生态系统保护、清洁能源等产业,助力塞北高原打造生态高地。截至2023年6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4059.1亿元,增速30.89%。”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副行长李庆旗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支持产业治沙 描绘绿色新图景

“小时候,我们家后面就是沙丘,沙丘会移动,经常把水渠盖住。经过治理,这些年情况好多了。”在国家电投集团磴口维检中心站,建行巴彦淖尔分行副行长乔世通听了该站副站长冯广建关于光伏治沙项目的介绍,不由回忆起了往事。

冯广建介绍,光伏治沙的原理是通过平整沙丘、建围栏打桩机械固沙、建光伏板降低地表水蒸发量和风速、板间种植耐旱植物,多管齐下,达到固沙保水、恢复生态的目标。

2012年,国家电投集团北京公司结合磴口县太阳能富集的优势,创新性地提出了光伏治沙思路,先后建成并网投产2万千瓦和5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目前,两期项目已治理沙漠面积2000余亩,厂区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8%提升至77%,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2万吨,对减少沙漠向黄河的输沙量效果显著。同时,两期项目每年可发绿电约1.2亿千瓦时,将治沙、发电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光伏治沙,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这给了商业银行大力支持该类项目的底气。2022年年中,建行巴彦淖尔分行得知国家电投集团即将在磴口建设10万千瓦的第三期光伏治沙项目,立即与项目公司高效对接,同时向上级行争取最优惠政策,仅用30个工作日便向该项目授信4.5亿元,目前已累计投放3.47亿元优惠利率贷款。

“乌兰布和沙区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我们立足辖区资源禀赋,以高质量绿色金融服务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截至5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辖内光伏项目授信39.66亿元,贷款余额22.89亿元。”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产业+治沙”模式筑牢绿色屏障,让环境治理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在乌兰布和沙漠深处,记者还见证了在建行巴彦淖尔分行、磴口县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圣牧草业、圣牧牧业等公司利用黄河故道丰富的水资源,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有机草场,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沙漠有机原奶生产商。

扶持“绿电源头” 做强清洁能源产业链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绿电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内蒙古太阳能和风电资源富集,距离京津冀等电力负荷中心较近,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在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内蒙古中环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单晶炉一眼望不到头,数量不多的工作人员专注地盯着监控设备。工作人员介绍,多晶硅原料在炉内加热融化,经过一系列生产工序,数十小时后就生产出单晶硅棒。

单晶硅棒送到下游工厂,经过切片、清洗后,成品硅片用于生产光伏发电组件。记者在中环产业园展厅里看到某公司展示的一块双面双玻光伏组件,长约2.4米、宽约1.3米的组件发电功率达670瓦。这是绿电的源头之一。

“2020年,我到中环产业园调研后,对光伏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成熟,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现在光伏电站不需要补贴也能盈利,这个行业是向上发展的,尤其是头部企业发展会比较有优势。”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长唐睿说。

唐睿首次到中环产业园调研后,又专门邀请兴业银行总行的研究团队来深入调研,进一步坚定了大力支持光伏行业的信心。2021年9月,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凭借快捷的服务与中环晶体实现第一次融资业务合作。截至目前,该行向内蒙古中环产业园几家企业发放的各项贷款余额已超过50亿元。

在内蒙古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环产业园近些年陆续培育引进16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知名企业。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85亿元,生产半导体单晶晶体2500吨,产量占全国30%以上;光伏单晶晶体产能达到95吉瓦,产量占全球的20%,预计2023年园区产值将突破600亿元。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位于包头市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记者见到了一些不太常见的重卡。记者注意到,这些重卡没有油箱,而驾驶室后面多了一个黑箱子。北奔重汽财务金融部负责人赵健介绍,这些重卡是北奔重汽近年来新开发的电动重卡,黑箱子是用来给电池降温防寒的,保障重卡在寒冷或炎热的天气都能正常工作。“一辆燃油重卡如果替换成电动重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吨。”赵健说。

我国重卡保有量仅有约900万辆,但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所有车型排放量的一半,重卡治污减排正成为交通领域大气治污的重点。内蒙古矿产丰富,大型工业企业重卡运用较多,重卡保有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推广新能源重卡是打造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的重要一环。

北奔重汽2018年启动新能源重卡研发,2019年推出相应产品,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售额已占总销售收入的30%,销量居全国行业第七。

“金融机构对公司的转型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北奔重汽总会计师荆文玉说,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授信额度,目前北奔重汽在12家金融机构有授信额度。

生产企业资金不愁,但新能源重卡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相应的售价也较高,制约了市场拓展。对此,中行包头市分行2021年推出了北奔租赁经营贷,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支持北奔重汽下游客户采购,截至目前已投放贷款9500万元。近期,建行包头市分行还与建信金租、狮桥租赁合作推出了服务方案,为经销商、卡车司机购买北奔产品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近年来,在金融的支持下,包头在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负责人说,截至2023年6月末,包头市绿色信贷余额达294亿元,同比增长51.8%,高于同期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速41.2个百分点,为相关领域资金需求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顾此行,在磴口县光伏小镇的所见所闻再次在记者脑海中浮现:一栋栋新平房整齐划一,门前一人多高的李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每栋房的房顶都布设着光伏发电板。房内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电暖气、电冰箱、现代化厨具等一应俱全。国家电投集团磴口维检中心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小镇布设的光伏板所发的电,除了供小镇居民日常使用,每天还有2000多度的余电上网。这个规模不大的小镇,看起来像光伏电站的“副产品”,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绿色生活场景的一角……

来源:8月16日《金融时报》一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2号 邮政编码:010020 电话:0471-6650500 传真:0471-6962278
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