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 工作动态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字号 文章来源: 2022-03-02 16:35:3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月25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召开“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内蒙古2021年金融运行基本情况、金融支持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外汇服务地区涉外经济发展情况。

  一、金融运行提速扩量,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

  2021年,全区金融系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运用金融资源加大对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金融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存贷款等主要金融指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一)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29.8亿元,是上年的2倍,为近三年最好水平。全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2.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4965亿元,同比增长7.4%,比年初增加1715.8亿元,增速增量均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202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478.3亿元,同比增长10.3%,较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增速近五年首超全国平均水平;比年初增加2564.1亿元,增速和增量均创近五年最好水平。

  (二)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聚集金融资源,加大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电热水供应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不含房地产业)贷款新增534.2亿元,同比多增348.9亿元。二是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涉农贷款新增471.4亿元,同比多增512.3亿元,其中活体牲畜抵押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分别新增26.5亿元和18.9亿元。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加速聚集,年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2686.6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新增490.2亿元,同比多增298.2亿元。四是工业和高新企业贷款得到有效保障,工业贷款新增266.9亿元,同比多增274.8亿元,扭转了连续三年净下降态势;高新企业贷款新增124.9亿元,企业获贷率较年初提升2.2个百分点。

  二、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2021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治区经济建设支持力度,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区货币信贷保持“量增”“质升”“价降”的良好态势。

  (一)充分发挥央行资金撬动引导作用。2021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降准政策工具,对全区农业银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53家考核达标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奖励,执行两次全面降准政策,共为全区金融机构增加长期可用资金328亿元,其中增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长期可用资金131亿元。全年累计发放再贷款183亿元、办理再贴现356亿元。累计向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1.5亿元,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对140亿元普惠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本金进行延期,累计带动全区金融机构为3.1万家(次)企业到期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26.6亿元,有效减轻小微企业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累计向法人金融机构提供零成本资金7.5亿元,支持其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8.7亿元,带动全区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企业信用贷款619.4亿元,较上年多增217.4亿元,极大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力度持续加大。及时用好、用足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额度,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支持1.9万户农牧户和小微企业生产发展。深入开展“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主体49万户;全区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贷率达91%。加大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全年促成融资2283.5亿元,其中促成中小微企业融资1755.7亿元。积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辖内精准落地,惠及企业81家。

  (三)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让利实体企业成效显著。2021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多措并举,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精准滴灌央行低成本资金,全面落实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措施,各类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全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1%,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较为明显,全区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四)债券市场融资持续增长,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组织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在银行间市场融资。2021年,自治区共有9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880亿元,发行额同比上升31.3%。

  三、涉外收支运行稳中向好,金融服务对外开放构建新格局

  2021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分局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改革,不断优化外汇营商环境,积极助力自治区向北开放桥头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涉外经济发展。全区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325亿美元,同比增长37.2%,规模居近年同期高位。分渠道看,经常账户收支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货物贸易收支18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122亿美元,同比增长74.7%。全区人民币跨境收支978亿元,同比增长1.1倍,收支总额创历史新高。

  (一)推进外汇重点领域改革,便利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一是促进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落实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开立、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等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简化外汇业务办理流程,提升跨境贸易结算效率,降低市场主体综合成本。2021年为1551家出口企业便利收汇68亿美元;指导银行利用电子单证渠道为区内96家进出口企业办理贸易收付汇业务1578笔、金额2.5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核验业务14.9亿美元。二是便利企业跨境融资及资金归集管理。深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和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推动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系数上调等改革措施落地。2021年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合计9.5亿美元,累计外债资金流入6.4亿美元,人民币外债占比高达80%。

  (二)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提升涉外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以“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为着力点,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等问题。目前已开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等4项业务场景。2021年帮助企业出口融资4586万美元,同比增长102.6%。二是开展汇率避险服务管理工作,涉外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专项工作,通过差异化指导、银企对接、政策产品推介等形式,帮助企业主动适应汇率双向波动常态,指导银行开发简便线上衍生产品,主动为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全区远期结售汇履约额4.7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8倍。

  (三)优化外汇政务服务,促进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加强外汇窗口建设。全面公开业务办理指南、服务规范,推广外汇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上线行政许可办理“好差评”功能及办理、预审进度查询功能,所有外汇行政许可实现网上预审,有效减少“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2021年全区受理外汇行政许可1553笔,满意度评价好评率保持100%。二是强化政策落实督导。对全区106家银行机构临柜外汇业务进行暗访督查,抽查8家银行个人外汇线上业务,及时纠正银行政策执行偏差,督促银行精准传导外汇政策,打通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

  2022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发挥央行金融宏观调控、预期引导的作用,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动能、贡献金融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货币信贷的投放力度和节奏,努力保持信贷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二是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引导功能,认真做好两项直达工具转换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三是继续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四是继续服务辖内涉外经济主体,围绕“六稳六保”核心任务,提升外汇管理质效,加大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推广力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深入推进区域外汇金融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为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2号 邮政编码:010020 电话:0471-6650500 传真:0471-6962278
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