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早谋划、优服务、重创新、用工具,为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备足“粮草”。
提早谋划 精准摸排资金需求
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靠前发力,主动对接涉农部门、备春耕生产需求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充分了解企业、农户、农(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掌握备春耕资金缺口、农资采购计划及农业项目发展需求等情况,适时调整优化信贷策略,以周到快捷的资金服务为备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优化服务 拓宽金融服务渠道
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基础服务、推进特色服务、拓展流动服务,为春耕生产相关主体提供精准、多样化服务项目。在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的积极推动下,农业发展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开展“大走访、大营销、大对接”活动,主动对接发改委、农垦集团、粮食购销企业等涉农主体,将支持农资生产、保证生产资料供应的各项贷款产品宣传到位。莫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强网格化营销,集中精力做好“普惠大走访”“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专业化服务“留客”。此外,各金融机构还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操作平台,对自助金融服务点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前后台平行作业、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为各涉农主体贷款需求、资金流转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加大创新 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职能定位、业务特色深耕备春耕融资服务,辖区金融机构积极实施信贷创新,有针对性地推出“农地银行”“种植e贷”“兴农快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支持备春耕生产。工商银行呼伦贝尔分行推出“种植e贷”,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种植行业,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备春耕生产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农业发展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通过“农地银行”,支持耕地流转和耕地治理与保护,较好地促进了耕地的地力提升和撂荒耕地的生态复垦。2025年1至3月,全市金融机构已发放与备春耕生产相关贷款129.85亿元,同比增长7.07%。
用好工具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发挥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三农”新发展领域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和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在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下,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开辟信贷绿色窗口,实行限时审批。2025年1至3月,全市金融机构已向种植大户放款36.69亿元,同比增长23.48%。
|